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动海东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基层社区是最具活力的国家治理场域,它距离群众最近,融入生活最深,是群众参与最广泛的“面对面”治理。全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制度完善、机制创新、效能提升,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专门部署,也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2013年撤地设市以来,海东市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海东社区治理的新特色,社区基层治理格局逐步形成,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工作职能有效转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管理的“神经末梢”,海东市各社区将辖区内的人、房、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中,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对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恢复,实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目标。把工作主动延伸到居民生活中,通过信息员、网格员等将社区内方方面面的工作和问题逐级传递,形成缜密高效的“末梢管理服务系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在网格化管理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例如,乐都区寿乐社区创新开展以“组织百步内建立、服务百步内到位、矛盾百步内化解、活动百步内参与”为内容的“百步工作法”和以“红色先锋、橙色活力、金色品牌、绿色和谐、青色成长、蓝色贴心、紫色关爱”为主题的七色服务活动,全面服务于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关注度,解决辖区内居民实际困难,提升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足感与获得感。

新时代,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更迭,只有不断推进社区治理走向智能化、智慧化,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首先,要打造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平台,搭建集线上网络和线下网格服务于一体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把大数据应用为特征的智能元素融入社区治理的各个方面,推动各类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使社区治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最终实现“绣花针”治理水准的创新和提升。其次,要建设网上便民服务体系,搭建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不断更新完善基层服务系统,构建专业化、菜单式等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努力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水平,群众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线下业务到线上业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期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最后,要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新特征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建设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体系、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各类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使事务处理从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把矛盾和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 2024-11-07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9477.html 1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动海东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