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生敏 卫正芳)2月25日至3月1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培训中心主办、河南日报社承办的“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一期)在河南省新乡市、开封市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省近200名新闻媒体青年骨干齐聚一堂,通过案例解析、实地教学、创新研讨等方式,在学习培训中练内功、强“四力”,共同探索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此次培训时长共5天,课程涵盖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解析、中国新闻奖评选报送指南、融合报道创新创优的策划思路与实践路径以及融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路径探索等内容。
培训班邀请了来自中国记协、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北京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资深从业者授课,让新闻媒体青年骨干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更好地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激励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践行“四力”要求,增强新闻行业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
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在开班动员时指出,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和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深入采访创制众多精品力作的地方,在此次培训班中,学员们要切实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高尚精神,继承优良传统,贴近时代发展,自觉把增强“四力”作为一生的业务提升课,努力成为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受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学习到了优秀同行们的先进经验,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南宁说,此次培训形式多样,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既有讲座、互动,也有观摩、讨论,培训内容扎实,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操性。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共同体验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一次技能的磨砺、一次思想的碰撞。
“此次实战班是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提升自我的难得机会。”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表示,通过与大家一起深度解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强化实战经验,进一步增强“四力”,未来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百姓生活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