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 海东“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

本报讯(记者 朱得君)近年来,海东市检察机关聚焦类案溯源、犯罪预防和综合治理,强化数字检察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从“个案”向“类案”、从“治罪”向“治理”、从“办理”向“办复”转变。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69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覆盖安全生产、交通肇事、婚姻登记、未成年人及妇女残疾人权益保护等领域,以“良方”促“善治”。

在司法实践中,海东市检察机关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着从“个案”迈向“类案”的深度探索理念,以精准把脉的专业姿态,全力筑牢犯罪预防的坚实壁垒。在办理危险驾驶案件时,海东市检察院发现犯罪情节轻微、作不起诉处理的当事人未注销驾驶证,经梳理近三年案件,发现这是普遍问题。检察院遂即利用大数据构建危驾、交通肇事行政检察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模型,发现139条线索,公安机关自行纠正63条,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16份检察意见、10份检察建议,其中4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排查整改、加强行刑衔接。公安机关全面整改,强化对危险驾驶等违法犯罪的打击,保障百姓出行安全。

产业变革下,家庭宾馆等新兴行业兴起,治安隐患凸显。2024年,乐都区人民检察院办案发现,涉帮信案件多发生在家庭宾馆,部分存在无证经营、未实名登记问题。检察院通过构建“家庭宾馆无证经营”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出588条线索,立案3件,向区市场监管局发1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监管、协作执法。为增强检察建议效果,乐都区检察院与多部门会签协作机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各方代表参与并直播。会后,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检查118家家庭宾馆,注销47家、查处12起违法、督促7家办卫生许可证,规范了行业经营。

婚姻登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针对“离不掉”“结不成”的婚姻问题,筛查婚姻登记数据,甄别出冒名或虚假登记线索,推动民政部门排查纠错。2024年,互助县检察院就8起婚姻登记错误向县民政局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审查、撤销错误登记。同时,针对公安机关户口登记审查不严问题发检察建议,督促规范制度、健全监管机制。民政和公安部门迅速行动,撤销错误登记,加强材料审查与户籍管理,维护当事人权益。

下一步,海东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深化数字检察应用,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注重质量,跟进落实,以高质量检察建议推动诉源治理,服务保障海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5-03-0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63993.html 1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 海东“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