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志臻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刺绣宛如绽放在高原上的格桑花,散发着独有的迷人魅力。而韩乙米那,一位土生土长的撒拉族女性,就像一位执着的织梦人,成为刺绣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的先锋,用针线勾勒出绚烂的未来。
二十多年前,青春正好的韩乙米那怀揣着对刺绣纯粹的热爱,毅然踏入了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大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普通刺绣女工,一步步成长为圣驼公司的车间主任,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每一针的穿梭、每一线的交织,都见证着她的成长与蜕变。
“我爱人在圣驼公司里干了二十几年了,她也把困难就业妇女们带动了起来,跟着她学刺绣。”圣驼公司负责人韩撒力海谈及爱人韩乙米那,满脸都洋溢着骄傲与自豪。
在公司的发展进程中,韩乙米那亲眼见证了圣驼公司从起步时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蓬勃壮大,从最初仅能制作简单的鞋垫、腰带、枕头等日常小物件,发展到现在能够制作380多种民族工艺品和文创手工产品,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将撒拉族刺绣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车间主任,韩乙米那心里时刻装着周边村庄的妇女们。她十分清楚,对于许多农村妇女而言,一份在家门口就能从事的工作,不仅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契机。于是,她怀着满腔热忱,积极行动起来,决心带领周边村庄妇女们走进刺绣行业。
韩乙米那首先深入周边各个村庄,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她耐心地向妇女们讲述刺绣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家门口就业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一开始,许多妇女心存疑虑,担心自己没有基础学不会,或者害怕耽误家里的农活和家务。
面对这些担忧,韩乙米那总是微笑着耐心解答,她告诉大家,刺绣并不难,只要肯学,她会一步步教,而且工作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不会影响家庭事务。
为了让妇女们能够安心学习刺绣,韩乙米那在圣驼公司专门设立了培训基地。她亲自制定培训计划,从最基础的针法教起,比如平针、锁边针、打籽针等,手把手地指导每一位学员。她还根据不同学员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对于学得较慢的学员,她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反复示范,直到她们熟练掌握。在图案设计方面,她将撒拉族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既富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潮流的图案,激发学员们的创作灵感。
韩明兰跟着韩乙米那学习刺绣已有数年时间。回忆起学习经历,韩明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跟着韩乙米那老师学了五六年了,在刺绣方面有不会的她会很耐心地跟我们讲解。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照顾。”
韩乙米那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师,还是姐妹们生活中的贴心人。她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员,从最基础的针法到复杂的图案设计,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在生活中,她关心姐妹们的点点滴滴,为她们排忧解难,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圣驼公司推行“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运营模式,韩乙米那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积极与周边农户沟通合作,组织集中刺绣工和分散刺绣工进行生产。在她的努力下,公司带动了周边120户农户从事撒拉族刺绣,使148名撒拉族妇女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2013年1月,公司被授予省级撒拉族服饰传承基地;2018年9月,被授予河湟刺绣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9年10月,被授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韩乙米那的辛勤付出。
韩乙米那深知,传承刺绣文化不仅要传授技艺,还要不断创新。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她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刺绣中,设计出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作品。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为撒拉族刺绣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韩乙米那的带领下,圣驼公司的撒拉族刺绣事业蒸蒸日上。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在刺绣传承的道路上,带领更多的妇女用双手绣出美好的生活,让撒拉族刺绣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