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朵玉雪 通讯员 李海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海东市平安区陆续进入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
近日,平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以“一宣三促”活动为契机,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春耕生产技术培训,为农户送去了一份“政策礼包”。
在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石沟沿村,记者看到,技术员结合当前春耕生产实际,围绕新型农作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主动将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田间学堂”“地头授课”,为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文件里说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咱们村购买农机具的农户正好可以申请政策支持,到时候种地更省力,收入还能再提高!”技术员祁延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文件中的“大道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在场群众听得频频点头。
“今年对我们有什么政策支持?补贴怎么申请?干部们直接到地里说清楚了。而且今年春耕准备得早,种子、化肥都备齐了,还有农业专家来指导,心里更有底了。”石沟沿村海驿农牧场的李永文笑着说。
掀起宣讲热潮的还有平安区巴藏沟回族乡的下星家村。站在田埂上,只见村民星显胜熟练地翻着土地,翻起的泥土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除了政策宣讲和农业生产指导,技术人员还注重倾听村民的心声。在平安街道白家村,技术人员与种植户面对面,仔细聆听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我在西边有一块地,虽然铺了路、修了渠,但是一下雨,水渠就会被淤泥堵塞,路上泥泞不堪,人都不好走,更别说农机了。这个事情能不能帮我们反映一下?”“我家的地在土崖下面,一下雨就可能会塌方……”村民们各抒己见。
“大家反映的问题我都记下来了,我回去一定反映,政府肯定会帮大家解决问题。”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靳立志说,村民们听了长舒一口气,纷纷表示赞赏。
随着春耕工作的全面展开,呈现出一幅幅忙碌的春耕图景,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平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扎实推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落细,积极推动农业优质资源下沉,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问需求,开展宣讲活动,向群众普及、讲解他们最为关心的政策和热点问题。
靳立志告诉记者,通过说热点、授技术、集意见,让党的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将“大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小道理”,把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细化成具体行动,常态化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集中宣传教育,把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政策结合,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