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成财)为进一步深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海东市进一步深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 年)》制定印发,将以强化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打造特色产业主产区、进一步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多措并举培育和打造特色品牌、建设高效物流输出体系、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全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市场认可度和供给能力。
《方案》指出,到2030年,海东市将稳定建立农作物良种制繁种基地两万公顷,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统筹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全面发展,实现销售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121.5万吨,销售额46.8亿元。
同时,海东市将立足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发展壮大牦牛产业、强化藏羊产业集聚、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禽蛋产业提档升级、推进油菜产能提升、调优马铃薯种植结构、加快高原冷凉蔬菜发展、稳步推进冷水鱼发展、加快发展饲草产业、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产能提升。以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加强马铃薯、油菜、青稞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等技术研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绿色+品牌”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引领区。
此外,海东市持续开发特色优势产品,以提质增效、扩大输出为目标,统筹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强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发多元价值产品。加快构建现代加工体系,聚焦重点产业,整合发挥我市不同区县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衔接延伸,打造高质高效的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带动产业发展。创响高原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强化品牌营销推介、支持特色品牌“走出去”。有序推进产品输出,突出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应用发展、推进“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推进信息市场平台建设、推进农畜产品流通促销、推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坚持向“五化”配资源、向“四主”配政策,保障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完善政策投入措施、分类支持产业提升、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优化金融保险政策、推进农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集中,推进提升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