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丽娜)近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整顿,拓宽源头储备,规范发展程序,全面做好年度发展党员前期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质效,下好发展党员工作“先手棋”。
民和县构建“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齐抓共管工作模式,建立年计划、季检查、月调度全链条工作机制,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摸排出14个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村党组织,并纳入重点防控村。县级联点领导深入现场剖析原因症结,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不足、村党组织抓发展党员工作不力、积极分子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整顿方案,提出务实有效整改措施。对抓发展党员工作滞后的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开展约谈提醒,面对面讲授工作方法,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问题销号整改到位。
同时,聚焦“发展党员后继乏人”难题,严格落实“双推双选”制度,全面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工作,重点从返乡大学生、年轻农民工、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群体中培育,着重做好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村积极分子储备工作。2024年以来,民和县对未发展党员的131个村择优培育,共确定379名积极分子。充分利用青海党建数字化平台做好发展对象管理工作,做好积极分子线上登记管理、全过程培养纪实等工作,对工作单位变动的及时做好线上接续培养,积极分子管理更趋精细。抓实抓好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培训,加强积极分子实践锻炼。截至目前,各党(工)委已累计开展积极分子集中培训2360人次。
此外,民和县从严从实落实政治审查和近亲属报备制度,会同纪委监委、公安、信访、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对发展对象开展政治审查,确保新发展党员政治过关、素质过硬。组织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召开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全面梳理基层党务干部对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的疑点难点问题,针对性起草发展党员工作参考资料,为基层党务干部提供正确的工作流程样本。通过举办全县发展党员专题培训班、基层党建大讲堂等集中培训活动,对发展党员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进行详细解读,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务干部发展党员工作业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