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朵玉雪)今年以来,海东市卫生健康系统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锚定深化改革、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做实做细各类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健康海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结合今年工作要点,海东市卫生健康委加快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为争取项目实施做准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海东市)、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加快推进,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医院门诊急诊医技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聚焦“市级优、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工作目标,市卫健委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稳步推进“提质攻坚年”等行动,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互助土族自治县中医院纳入国家三级医院考核序列,市第一人民医院、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扎实推进;市二医院入选国家耳鼻咽喉科质控中心哨点医院、普外科获西北胃肠微创专科联盟授牌、重症医学科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科、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监督评审;平安区高铁新区医院与陕西省西安大兴医院、甘肃省兰州手足外科医院建立共建关系,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青大附院共建协作持续巩固,并持续强化综合医改和公立医院成效监测,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5.71%,同比提高0.64%;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达到53.11%,同比提高0.06%。
在做实做细医疗服务方面,市卫健委规范审批诊疗科目和编制床位,新增床位85个,全市床位数达到8559个;“干部保健专家人才库”成员达到280人;市财政保障197.4万元一体将市直机关处级及以下退休干部纳入体检范畴。同时,为强化为民服务,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纳入省、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由2024年的82项提高至2025年的126项,并认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季”活动,全市42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常住人口 91.5万人,签约率达88.4%,其中,2个团队入围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评选案例名单,9个团队获省级“表现突出服务优质家庭医生团队”称号。按照“及时核准、精准救治、动态跟踪”的原则,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救治措施、服务落实等全流程信息化监测,及时落实分类救治政策,目前,全市共有重点监测对象6752户257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