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永兰)今年以来,海东市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塑料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海东市积极推进“青海省工业固体废物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危险废物全过程在线监控,并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厅,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进一步强化了危险废物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为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海东市组织人员每年对重点监管产废单位和经营单位进行不少于3次的现场检查。2024年,共对海东市西部水电有限公司等7家重点监管产废单位、青海纬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监管经营单位进行了严格检查。此外,海东市还联合市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两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危废违法行为,共向公安移送涉危废案件2件,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
按照《海东市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2024年海东市共抽查评估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22家,评估结果均为合格。全市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执行率达到了100%,标志着海东市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海东市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以来,海东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共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462家,签订医疗机构床位数4900张,实现了对所有产废单位直接、间接100%的覆盖率。其中,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均送至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处置。
为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海东市生态环保部门签订合同的产废单位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使用电子联单进行收集。2024年,电子联单执行率达到了100%,累计收集处置医疗废物811.6吨。其中,高温蒸煮处置804.04吨,拉运至西宁两废中心处置7.56吨,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无害化处置。
针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问题,2024年,海东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填埋场42座,其中正常运行30座,停运9座,已封场2座,未投运1座。各县区城管部门集中对城区及部分城中村生活垃圾进行巡回收集,并统一转运至生活垃圾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7%。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向各县区生态环境局下发通知,对全市塑料回收、汽车拆解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环保手续、废气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进行了全面排查。2024年,排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22家,确保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农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全市农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65%至70%,回收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