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马背英雄温峤的艺术之路

——中国历代画家简谱系列之二十

画家温峤 吴墨 制作

□吴墨

温峤作为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在政治与军事领域功绩卓著,其绘画成就虽在历史长河中鲜被聚焦,却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征。

温峤生于公元286年,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太原温氏。其家族在汉魏以来便是北方的显赫士族,祖先的气节、事迹与荣耀对温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自幼体态俊美,风度翩翩,且擅长谈论,展现出非凡的气质,备受众人欣赏。

温峤年少时便踏入仕途,十七岁被司隶校尉辟为都官从事,负责监察百官。他不畏权贵,敢于弹劾名士庾敳搜刮民财,虽为初出茅庐的后生,却凭借这一果敢之举声名大噪,得到庾敳的赞赏,称其“森森如千丈松,虽礧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此后,温峤被举为秀才、灼然,又担任司徒府东阁祭酒,补任上党郡潞县县令。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匈奴肆虐中原,晋室皇族、世家纷纷渡江南下。当时温峤在并州刺史刘琨的幕府中任职,历任要职,参与了与石勒的多次战争,屡立战功,成为刘琨的得力谋主。西晋灭亡后,温峤受刘琨委派,南下建康劝司马睿称帝,从此留在江东。在江东,他先后侍奉晋元帝、晋明帝、晋成帝三朝,历任散骑常侍、骠骑长史、太子中庶子、侍中、中书令等重要官职,逐渐涉足东晋政权的核心。

在东晋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温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刘隗、刁协为名起兵,进逼建康。温峤起初对王敦抱有同情之心,但在王敦攻入建康后,企图以不孝之名废黜太子时,他挺身而出,回护太子司马绍,挫败了王敦的阴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温峤改任中书令,深得晋明帝倚重 。然而,王敦对他极为忌惮,将他调入幕府。温峤假意勤勉恭敬,取得王敦信任后,又设计返回建康,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晋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再次起兵,温峤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因功封建宁县公,进号前将军。

晋明帝病逝后,晋成帝即位,温峤与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等一同受遗诏辅政。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他出任江州刺史,出镇武昌。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叛乱,温峤联合陶侃、庾亮等人共同讨伐苏峻。在平定苏峻之乱的过程中,温峤发挥了重要的谋划和协调作用,最终成功击败苏峻,稳定了东晋政局。战后,温峤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进爵始安郡公。

然而,天妒英才,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温峤在路过牛渚矶时,听闻水下多怪物,便命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当夜,他中风染疾,回到武昌后不久便与世长辞,年仅四十二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温峤这位马上英雄,也是一位丹青大家。他在绘画中擅长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倾向于淡雅清新的色调,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在东晋绘画发展的脉络中,温峤虽然不是以绘画为主要成就的艺术家,但他的绘画作品和艺术风格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绘画风格融合了东晋时期绘画注重传神写照、追求自然清新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情感。与同时期的顾恺之等著名画家相比,温峤的绘画成就虽不及他们显著,但他作为东晋的重要官员和文化名人,其绘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晋绘画艺术的发展。

温峤作为东晋时期的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在绘画艺术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和魅力。尽管他的绘画作品大多已失传,但通过对他生平经历、绘画风格特点以及人生故事对绘画创作影响的研究,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在绘画领域的独特贡献,其绘画活动为东晋绘画的繁荣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

--> 2025-05-08 ——中国历代画家简谱系列之二十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66702.html 1 马背英雄温峤的艺术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