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开创了新的高度,这也是中国AI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已经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力争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而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智周万物》一书中就有详细的解读。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以人工智能在中国递进式形成的过程来阐述。书中立足于中国人工智能全景,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讲起,介绍人工智能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学科和产业概况;再介绍人工智能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然后纵览智能云、超级计算等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的发展布局和方向,分析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赋能和影响,接着讲述一些学术界和产业界一线人员的奋斗故事;最后通过对学术界、产业界部分专家的访谈,探讨中国人工智能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作者以专业的角度讲述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历史进程。从1308年人工智能的源头追溯,每个阶段书中都有详实的史料相匹配。如2017年《福布斯》杂志的人工智能编年体简史,1950年图灵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1986年辛顿等人完成的著名论文《反向传播学实验》等,从多方面介绍了人类对于智能化的探索和追求。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是全世界的。为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各国科学家团结协作,不断研究人工智能的开发,作者逐步揭示这一研究全景,人工智能从诞生到雏形再到不断进步的过程一目了然,让读者对人工智能的时代化有了具体而真实的知晓,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认知。
本书的重点在于强调中国的人工智能是如何走在世界前列的。特别是在第四章描绘了“智能+”助力传统行业的场景,包括零售、交通、医疗、金融等行业,中国大地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广阔舞台和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新天地。诸多行业应用了人工智能,这更进一步说明中华民族的智慧无与伦比,也预示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宏广而深远。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的创设,因而,书中也叙述了科学人物对智能发展作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第五章介绍人工智能社交资讯和开放创新平台新智元,其真实镜头下的中国AI人物,包括周志华、施路平、汪玉、胡郁、陈云霁、陈天石兄弟、余凯、吴甘沙以及宋继强,介绍他们如何在时代的巨浪中勇往直前,成为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中国式创新创业者。
中国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何作用,本书最后一章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和段树民、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史忠植等专家和各界知名人士,通过与他们的对话,表达了中国人工智能展翅腾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引领全球AI发展的远大前景。
《智周万物》一书,带领读者走进中国的智能化发展,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荣耀感,同时也享受着科技时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