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永兰 通讯员 甫小豆
5月8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繁花似锦,主干道上的泡桐花缀满枝头,如云似霞,在黄河之畔摇曳生姿。
对于家住群科镇富森江山赋小区的却仍来说,泡桐花不仅开在街头,还开在他的心里。
却仍是2025年查甫藏族乡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之一,最近刚搬迁至现在的新家,当日是他搬进新家正式入住的好日子。相比于以前位于查甫乡索拉沟崖头上出行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房子,如今的新家,房间布局精致、家电家具齐全,舒适的居住条件让却仍倍感欣慰。
“以前我们住在崖上,日常生活不是很方便,附近还是滑坡隐患点,每年一到七八月就没有一个安稳觉。今年我们响应政策,决定搬下来,最近住进了新房,不管是交通还是生活都方便了很多。”却仍说。
查甫乡人大主席张彦龙告诉记者,2025年,在查甫乡像却仍家一样因地质灾害避险而搬迁上楼的家庭有6户。搬迁上楼后的他们,真切地过上了“出门有学校、下楼有超市、务工有去处、收入有保障”的舒心日子。在安全、整洁、舒适的小区里,作为“新市民”的老百姓真正实现了从“山里人”到“城里人”的生活转变。
张彦龙说,查甫乡地灾隐患点分布在查让村、来洞村、跃洞三村,由于近年来滑坡体裂缝缓慢加剧,已造成多间民房不同程度的倾斜开裂变形,尤其在查让村隐患点,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为小型浅层土质推移式滑坡,每年进入防汛期,查甫乡就要组织群众紧急撤离,对滑坡危险区内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查甫乡紧盯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将其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严格按照“应搬尽搬、应搬早搬、应搬必搬”的工作原则,乡村两级干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遵循搬迁政策程序,紧扣“避险”两字,一户一户的“过筛子”,确定避险搬迁对象。
排查完就要谋划如何让群众搬迁至合适的地点,查甫乡统筹谋划,将规划任务、安置选址和产业发展相衔接,结合搬迁对象发展现状、搬迁意愿、经济能力等,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确定将14户52人纳入2025年避险搬迁计划,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制定差异化安置方案,确保搬迁工作精准高效。
和却仍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查让村村民多结。“我们家的房子开裂严重,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家里有老人,晚上根本不敢睡觉,生怕山坡垮下来把房子推倒。”多结说。
据了解,目前,查甫乡自建房安置共8户,现均已开工建设,进城上楼共有6户,房源已全部确定并签订协议,其中3户已达到居住条件,3户未完成装修。14户避险搬迁户均已收到首批补助资金共108万元,第二批将随建设进度进行申报,预计7月底前14户群众将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搬”不仅是当下的安居之需,更是长远的发展之计。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查甫乡还对2024年实施的3户避险搬迁户进行全覆盖回访,重点了解就业、就学、医疗及生活适应情况。回访显示,搬迁群众住房安全、饮水用电有保障,子女就近入学,就医更加便捷,满意度达100%。原地质灾害隐患点旧房已全部拆除,并实施生态修复。
张彦龙表示,查甫乡将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机遇和有力抓手,继续大力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确保更多群众告别灾害威胁,竭尽全力让群众“搬”来好日子,“搬”进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