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鲁亚娟)近日,海东市乐都区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灌区灌溉用水”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实施精准科学调度、强化民生保障措施,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抗旱保供“组合拳”,成功为6180公顷农田“解渴”,既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又守住了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为稳定农业生产、筑牢民生根基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辖区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水毁修复任务重的现状,组织960余人次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引水口、分水闸、计量设施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调控,目前已累计投入2119.33万元专项资金完成28处灌区修复、9.106公里渠道修缮及39.95公里清淤工作,确保“毛细血管”畅通无阻。同时,科学统筹8座水库安全蓄水与用水调度,精准编制灌溉方案,明确供水时间、水量及输水渠道,目前水库总蓄水量达537.5万立方米,为6180公顷农田灌溉提供了坚实水源保障。
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乐都区建立“动态摸排,精准施策”机制,针对蒲台乡至洪水镇等18村供水末端水量不足问题,新接入大麦沟泉水补充水源,并铺设1.5公里输水管道,为瞿昙镇11村更换300米输水管道,接入备用供水点。面对李家水库除险加固期间的供水压力,通过分区域、分时段供水,在保障92%供水保证率的前提下,实现了“精准保供不断水”。
乐都区还构建起“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宣传引导”三位一体抗旱体系,与气象部门实时共享数据,动态掌握旱情发展态势,紧急采购18台应急水泵、2台拉水车、2套喷灌机组等设备,完善抗旱物资储备库,利用微信公众号、乡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节水灌溉知识,引导群众摒弃“自来水浇菜园”等浪费行为,形成全民节水抗旱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需求,更守住了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为全区农业稳产增收和民生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