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巴迎桂 通讯员 李义霞 摄影报道)连日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全面加快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进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陆续开工,旨在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互助县按照“应搬尽搬、能搬早搬”要求,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购房安置”三种安置方式,科学选定了地质稳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集中安置点10处,用地25.57公顷,第一期计划搬迁1936户7576人,第二期计划搬迁1895户7455人。开工的避险搬迁项目涉及全县17 个乡镇,计划安置3831户居民。项目秉持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选址均位于地质条件稳定、交通便利、配套设施易于建设的区域。目前,已完成所有安置点的范围放样,基本完成全县安置点的征地测量和协议签订工作,达到入场施工条件。预计今年7月底前竣工交付,届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将迎来全新生活。
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互助县将持续加大对避险搬迁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质量监管与进度把控。同时,通过县级领导分片包抓、乡村干部蹲点分组包户等跟进督促责任制,精心谋划推动、广泛宣传动员,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合理确定安置方式、科学谋划就近选址,全力做好全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积极谋划后续产业扶持与就业帮扶措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新家园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