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卫正芳)春节过后,海东市招商引资的“出征号角”吹响,项目推进的“攻坚战鼓”擂响。记者从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5年,海东市将以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目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算力等领域深化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新型储能、锂电等项目,打造上下游配套、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全年计划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金额345亿元以上,确保到位资金160亿元以上。
为更好地实现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海东市工信局全面梳理了全市工业领域产业链招商图谱13个,筛选工业领域产业链招商图谱目标龙头企业1002个,正在编制新能源、商贸服务、新型工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完善了产业链招商“图、谱、库”和“产业生态树”;拟定了《海东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海东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制了《产业链招商图谱》。
在优化招商模式上,海东市将创新数字化招商,即联合第三方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常态化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市场化招商,探索推行“政府+专业机构”联动招商模式,实现体制内、市场化互补驱动,扬长避短,融合发展,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在积极盘活市场资源方面,全市各级工信部门一方面对闲置厂房、土地及楼产等“休眠”资源建立台账,为招商项目提供载体保障;计划通过并购重组、破产清算等市场化方式,加快盘活“僵尸企业”资产,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推动项目选址与低效用地再开发有机结合。
2025年海东市瞄准产业聚力突破,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加快推进青海生龙新材料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方面积极引进河南万基控股生态铝基等项目,全力推进青海耀华特种玻璃公司、浙江华峰集团平安高精铝盘活项目,全力激活发展潜能;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立足红狮硅基新材料产能基础,争取与爱旭集团等企业在建设光伏电池片、组件、胶膜等全产业链方面达成合作;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依托乐都区电子产业基础,大力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上下游配套产业,全面构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特色轻工产业方面依托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加快推进冬虫夏草野生抚育智能科技产业园、天津现代中药创新中心、杭州绿盛集团牛羊肉加工等项目,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质增效。
此外,海东市工信系统将积极谋划四大未来产业,下力气前瞻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未来显示、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努力打造新赛道产业领军企业,形成新产业和新环境良性互动、塑造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