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志臻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进程中,产业兴旺始终是关键所在。近年来,海东市牢牢把握多元化、高效益的发展方向,不断深挖土地资源潜力,在农业领域奏响了一曲激昂澎湃的丰收乐章。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的套种模式,堪称农业创新发展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进“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王国。成排成列的辣椒植株绿意盎然,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而在大棚的另一侧,一颗颗被红网袋精心包裹的西瓜圆润饱满,密密麻麻地悬挂在藤蔓之上,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
种植户魏立奎是园区套种模式的先行者。去年10月,他大胆尝试,在辣椒地里套种西瓜。结果令人惊喜,每个大棚西瓜产量约500斤,产值达4000元左右。如今西瓜上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这种套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农产品,收入也增加了不少!”魏立奎难掩兴奋,该模式巧妙利用作物生长的时空差,以短期作物滋养长期作物,实现立体种植,极大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
园区里的种植户大多是有着十多年种植经验的行家。他们技术精湛、经验老到,深谙农产品生长规律,在追求高品质、高产量的同时,能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变化合理套种。种植户魏邦福说:“套种不影响辣椒生长,每个大棚还能多增收4000元左右,这对我们农户来说太重要了。”
如今,黄河彩篮产业园的套种组合日益丰富。除了西瓜与辣椒的“甜辣搭配”,还有圣女果与辣椒的“酸辣组合”。
翠绿的西红柿藤蔓缠绕,果实饱满诱人;挺拔的辣椒植株上,青椒鲜亮夺目。一红一绿,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丰收图景。
种植户何海霞来园区已有四五年了,她引进的圣女果新品种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她笑着分享:“新品种产量可观,市场反响也很好。”
近年来,黄河彩篮产业园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并积极引导种植户开展棚内套种,目前套种面积已达1.33公顷。通过套种,种植户每年人均增收8万元左右。当下,套种的京欣西瓜、罗兰西红柿、豆角等果蔬相继上市,真正做到了“一地多种、一地多收”。这种创新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农业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据循化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晓明介绍,2024年,园区总产量达6081吨,产值达3684万元。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园区持续探索、大胆创新的成果。展望未来,园区将全力推进循化线辣椒、花椒种植基地的“三品一标”申报工作。在现有7种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认证力度,深度挖掘富硒富棚的潜在价值,全方位提升“黄河彩篮”的品牌影响力,使其成为循化农业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