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卫正芳)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苏志村五曾旗滩水产陆基养殖场内,近40万尾体态肥硕的罗氏沼虾正欢快游弋。今年以来,循化县通过引入“淡水虾王”——罗氏沼虾优质虾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不仅增添了新的水产养殖品种,更探索出了一条区域特色水产养殖新路径,为全市罗氏沼虾养殖推广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罗氏沼虾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水域,对水温、水质要求苛刻。青海康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立足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引进48万尾虾苗,采用6个陆基圆锥桶,集成智能过滤、杀菌、水体微循环及高效增氧等核心功能模块,系统搭载物联网智能溶氧监测系统,实现水温、溶氧量等关键参数24小时动态监测与智能调控,历经90天完成2次至3次蜕壳周期,成功试养出罗氏沼虾,为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验证。
据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拥有“淡水虾王”称号的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市场需求旺等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激发水产养殖活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在循化县农科局的助力引导下,青海康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与查汗都斯乡红光下村签订了水产陆基养殖场租赁协议,不仅盘活了红光下村闲置资产,还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规模产业化养殖模式,租赁40个陆基圆锥桶发展水产养殖,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由公司提供优质鱼苗、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及标准化养殖方案,农户负责生态化养殖管理,最后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抵御小农户的市场销售风险,实现互利互惠。目前,预计单个圆锥桶产量可达到2500斤到3000斤,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可稳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人,人均每月增收3500元。
近年来,循化县通过特色养殖走出一条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水产养殖样板”。截至目前,循化县已建成6家冷水鱼养殖场,培育出金鳟鱼、虹鳟鱼、三倍体虹鳟鱼等特色品种,“黄河循鳟”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同时,通过发展牦牛生态养殖、林麝特色繁育等产业,形成“山上牛羊、水中鱼虾、林下经济”的立体农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