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卫正芳)3月24日至28日,海东市开展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督导工作,全面了解各县区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存在困难及一季度目标任务推进情况,督导助企纾困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进展情况,并推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在企业施工现场,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仔细查看企业项目施工推进情况,认真听取公司负责人对产品开发、销售等情况的介绍,详细了解企业面临的原材料保供、物流畅通及市场拓展情况,积极记录并答疑。
“非常感谢工信部门,他们主动靠前服务,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和困难,并宣传相关政策,给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扶与支持,我们有信心在各部门的指导下,把企业发展好。”海东市乐都区某企业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此次督导工作主要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和问题交办的形式开展,海东市工信局通过深入重点企业、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现场,与6县区政府、各园区和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仔细查阅各县区工业经济指标报表、项目台账等,重点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工业投资、技改项目推进及新增产能释放情况、政策落实与服务保障情况、产业链供应链情况和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限期督办落实。
为保障一季度工业稳增长,海东市各级工信部门制定“一企一策”措施,把月度、季度目标任务落到具体企业和项目上,通过加强前瞻性分析、常态化监测、情景化研判、精准化施策,全面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紧盯产能利用率、电力负荷变动等因素,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全力以赴挖潜能、补短板、破难题,有效化解经济运行中苗头性、潜在性风险。指导各县区工业企业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推动晶硅、锂电、钾肥等行业保产稳产,抓好铁合金、电解铝、白酒、负极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行业稳产满产,加快推进威思顿年加工27万吨马铃薯综合加工能力提升建设、福海2×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余热发电优化升级改造示范等项目建设,督促协调红狮10万吨多晶硅、亚太年产1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中钛青锻年产4万件钛合金挤压模锻智能制造等项目尽快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