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成录)今年以来,海东市平安区立足“发挥积极作用、多作平安贡献”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2亿元,同比增长5.2%。
平安区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制定在建项目逐月投资指导安排计划表,实行领导包联、部门帮办、专人负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金、审批等方面的难题,确保每月投资按调度计划入库。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完成9.74亿元,同比增长36.42%,开复工项目42项,开复工率为46.7%,其中23个续建项目全部开复工,新建项目开复工19项,未开工新建项目正在按进度计划开展前期工作。
平安区持续推进《海东市平安区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促消费15条措施》,精心组织开展“周末放松·去趟海东”“青海年·最海东”等文旅消费活动,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62.5万人,同比增长23.84%,实现旅游收入6580.74万元,同比增长19.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同比增长2%。
平安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印发《海东市平安区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和《平安招商投资指南》,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并根据招商引资重点方向相应成立了农牧(富硒)产业、工业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绿色算力)、文旅康养、对口帮扶五个招商工作专班,专项负责各行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赴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山东省等经济发达地区,围绕电子商务、农业产业、数字经济(绿色算力)、文旅康养、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开展上门招商和参观学习,成功签订富硒芦笋、富硒松茸种植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今年以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到平安区对接项目的企业达20余家,成功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总金额达9.25亿元,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
平安区扎实推动“入企服务现场办公”行动,及时了解掌握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经营困难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困难。同时持续加大“平安月嫂”“平安安保”等劳务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双向用工信息平台。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1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