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永兰)去年以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整合资源,在沙索麻村成功打造青海省首个“党建联学共建村和保险示范村”,为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生根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沙索麻村作为化隆县乡村振兴的重点村,一直以来面临着群众收入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风险能力较弱等难题。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雄先藏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对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资源,深度融合党建引领与保险服务,落实“四位一体民主治村”机制,创新推行“党建+保险”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党建+保险”模式的推动下,沙索麻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结对共建的方式,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深入村社、走进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村民讲解保险政策,传授防诈骗技巧,切实提升了村民的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不仅如此,化隆县还注重创新宣传形式,将金融知识融入射箭比赛、民俗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在射箭比赛的激烈角逐中,穿插金融知识问答环节;在民俗文化节的文艺表演中,融入保险知识小品、金融反诈相声等节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村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学到了实用的金融知识。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也极大地提升了金融知识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截至目前,沙索麻村已实现老年人意外险、农房保险、学生保险等保险种类的全村覆盖,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保险服务的助力下,沙索麻村的村民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等风险时,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也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增加收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保险服务的下沉和普及,化隆县还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推动金融机构与农村地区的深度合作。通过支部结对共建,金融机构不仅为沙索麻村提供了优质的保险服务,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化隆县将以沙索麻村为样板,继续深化“党建+保险”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配合做好保险政策宣传、承保理赔等工作,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发展,并将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和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