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小充电桩“装”满居民幸福感

□本报记者 吴雨

“李经理,我给你们带了刚煮的茶叶蛋!”5月13日清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南街社区华奥新宁苑小区业主赵元文老人提着保温桶来到楼下的充电桩施工现场,对着正在安装充电接口的物业经理说道。

“您太客气了!”青海华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新宁苑管理部负责人李清林摘下手套,接过鸡蛋,笑着说,“等调试完线路,第一个给您试试新的充电桩!”

华奥新宁苑小区共有28栋楼800多户居民,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充电难”成为小区居民心头病。

“高峰期每天有近30辆电动车‘飞线’充电,每次看到电线和插座挂在楼外充电,感觉太危险了。”业主代表靳海清曾在社区议事会上皱着眉头反映。

李清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安排物业团队经过两周走访调研,业主的“安装充电桩”诉求被列入物业“办实事清单”。

说干就干,李清林带着保安队长和维修师傅跑市场、比材料,最终选定了防锈钢架和防晒棚顶。

“自己动手搭建,既能省成本,又能保证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搭建,这座由物业亲手搭建的充电桩棚即将投用。“目前,15个充电桩已经建成,等网购的充电线一到货,我们按政府指导接通电源,业主即可扫码使用。”李清林说。

“听物业工作人员说,充一度电只要0.75元,充满还会自动断电,方便又安全。”靳海清告诉记者。

在充电桩建设的背后,是华奥新宁苑物业团队“以心换心”的服务理念——这支17人的队伍里,有24小时巡逻的保安、每日清扫楼道的保洁、随叫随到的维修师傅,更有把居民需求当“家事”的物业管理人员。

更让李清林欣慰的是,充电桩建成当天,有居民自发送来两箱矿泉水,赵元文老人和几位业主还为物业公司送来了锦旗。“其实这些都是该做的事,居民信任我们,我们就得把服务做到心坎里。”李清林说。

从“飞线隐患”到“充电无忧”,华奥新宁苑的变化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当物业主动走出办公室、俯下身办实事,当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一个个充电桩不仅接通了电源,更连通了民心。

--> 2025-05-14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66951.html 1 小小充电桩“装”满居民幸福感 /enpproperty-->